三、主要措施
(一)按照“半小时主城”建设计划,确保资金到位,按期完成年度各项建设任务。特别要重点加快菜园坝长江大桥建设和四公里立交、大坪立交及长江路、石板坡至中兴路等改造的进度。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畅通工程的战略转移。要把主城区示范街(区)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效果向各区县(自治县、市)拓展,力争每一个城市在主要干道都建成一、二个示范路段,提高全市交通管理水平。在实施畅通工程中要注重解决“是不是科学”、“是不是合理”、“是不是以人为本”等问题,将精品意识体现在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上,体现在道路交通的组织上,体现在相关交通管理政策、措施的制定上,体现在技术设备的开发利用上。实施畅通工程的各个城市都要努力建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精品工程。市畅通工程办公室要抓好分类指导工作,组织专家进行专题指导,推动各区县(自治县、市)实施畅通工程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邀请专家加强调研和论证,结合“半小时主城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打通“瓶颈”路,改造节点,逐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要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一整套合理、可行的交通组织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按照“投资不大,改造后成效显著”的原则,打通、拓宽一些断头路,合理开口连接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的滨江路,发挥滨江路的交通功能,同时充分考虑轻轨交通和主干道的接点以及各组团中心步行街交通的连接问题,科学合理组织交通流。主城区畅通工程重点在组织循环交通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城区的一些支线道路,科学规划,合理组织单项循环交通。要制定和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落实公交优先措施,在一些道路条件允许的路段开辟增设公交专用线路。
(四)继续深挖潜力,提高管理效能,确保城区交通畅通。要认真研究“半小时主城”工程施工对现行交通带来的影响,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组织方案,精心搞好重点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力争把施工带来的交通拥阻减小到最低程度。同时,根据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和需要,适时调整交通组织方案,既要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又要确保道路畅通。工程竣工后,要及时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基础设施。要进一步提高交通信号灯的运行管理水平,根据各个方向不同时段的车流状况,合理调整信号相位和配时,使现有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渠化路口交通,通过路口禁左和沿街单位车辆右进右出等管理措施,减少交通冲突点,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进一步完善中英文指路标志,引导车辆快速、有序通过各交通路口,提高车辆通行流量。
(五)继续加大交通秩序整顿力度,始终保持对交通违章行为严管、严查、严纠、严处的高压态势。巩固和深化整治客运车辆交通秩序活动成果,严格落实管段责任制,实行日常管理与专项治理相结合,确保客运车辆交通秩序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并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针对摩托车交通违章突出、乱停乱放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又影响城市形象的特点,把摩托车交通违章纳入整顿的重点内容,组织开展摩托车违章专项整治活动,规范摩托车驾驶员的交通行为。要调整、充实义务交通协勤队伍,统一全市义务交通协勤队伍的名称、服装,使义交协勤队管理更加规范,大力整治行人、非机动车违章。要加大对机动车辆违章鸣号、沿途漏洒、尾气排放超标查处的力度,按照市里提出的“柴油中巴车3年退出主城区”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将中巴客车控制在主城区环线高速公路以外运行。要广泛运用电子警察、酒精检测仪、雷达测速仪等技术手段,严格纠正查处各类交通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