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的若干意见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主动接轨
 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的若干意见 
 (浙委[2003]6号 2003年5月10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推进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提高我省改革开放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的重大战略意义
  1.充分认识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地位。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综合实力最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来,上海大力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发达的金融贸易服务业,以及规范有序的社会管理和法制环境,集聚了丰富的科技、教育、人才、信息资源,已逐步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目前,上海正在全力筹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这将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国际地位,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江苏近年来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位逐步提高。浙江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上海对我省发展的巨大带动作用,充分认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省的深远影响,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2.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我省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和良好的基础。浙江与上海、江苏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相互联系十分密切。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依托上海的科技、人才、管理、信息、金融、市场等优势,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同时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支持上海发展。许多企业积极参与上海建设,通过上海走向全国和世界,逐步做大做强;许多地方主动接轨上海,学习苏南,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沪苏浙三省市领导协调磋商机制的初步建立,为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构筑了一个新的平台。
  3.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是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省已进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面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面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新趋势,浙江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必须学习上海、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主动接轨上海,有利于我省充分利用上海这个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我省充分利用上海科技、人才和管理等资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我省充分利用上海在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经验,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