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加强我市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工作的通知

  3.高热、昏迷、抽搐、狂燥,进而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
  4.脑组织、脑脊液或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
  5.脑脊液或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6.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的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恢复期血清抗体阳性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1和2或1+2+3并除外细菌性脑膜炎
  实验室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4或5或6
  二、流行环节
  (一)传染源
  受感染的动物(猪或其它家畜)为主要传染源。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蚊虫是主要传播媒介,常见的有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病毒在蚊虫体内经若干天后,在其唾液腺内大量出现,当蚊虫叮咬人时,病毒随唾液进入人体。
  (三)易感性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三、经常性预防措施
  (一)免疫接种
  按《北京市计划免疫程序》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即满1周岁儿童基础免疫1针,第二年及入学前各加强1针;从非疫区新迁入北京集体单位的35岁以下成年人(如大学生)基础免疫1针,第二年加强1针,接种剂量均为0.5mL。
  (二)一般措施
  消灭蚊虫滋生地,对牲畜圈定期进行药物灭蚊。
  (三)社会宣传
  普及预防乙脑的知识,夏秋季节使用纱窗、纱门、蚊帐、蚊香、蚊药等防蚊、灭蚊。
  (四)监测
  定期做好乙脑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及免疫成功率监测,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当地猪乙脑自然感染率的调查。
  四、疫情报告
  乙脑为乙类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疑似病例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区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卡。同时,立即以电话方式向当地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五、疫情处理
  (一)区县疾控中心人员接到疫情报告后4小时内到达现场,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核实诊断,了解传染源和预防接种史,填写乙脑流行病学调查表。采集病人急性期血标本,发病1月后复访,采集恢复期血标本,了解病人转归情况。
  (二)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做到室内无蚊虫,临床症状消失即可出院。
  (三)对病家周围50米范围内居室,牲畜棚及蚊虫滋生地进行彻底的药物灭蚊,消除蚊虫滋生地,居室内采取驱蚊、防蚊措施。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