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十二)加强体育科技工作。实施我省竞技体育科技行动计划,建立和完善科学训练监控服务体系。加大体育科技经费的投入,加快体育科研基础设施和训练基地科研监控站(室)的建设步伐。要加强体育科研队伍建设,提高体育科研水平。鼓励科技人员与训练单位和训练基地结合,解决训练中关键性疑难问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省运动技术水平。
  (十三)要充分认识体育体育改革和体育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解放思想,统筹规划,积极推进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的进程。加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建设,尽快办成集教育、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高水平体育院校。
  (十四)深化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结合我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省级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建设,与国家运动项目管理体制相适应。
  (十五)各级教育、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体育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宽运动员就业渠道,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对运动员在运动队期间的运动损伤和意外伤害,要尽快建立运动员伤残保险制度和伤病医疗特殊补助制度。
  五、加强业余训练网络建设,充实壮大体育后备人才队伍
  (十六)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要正确认识业余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发挥省辖市在业余训练中的主体作用,认真贯彻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以为我省竞技体育发展多作贡献为己任,努力培养、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十七)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集中力量,重点加强省级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和单项训练点建设,尽快扭转我省业余训练全面萎缩、局部瘫痪的状况。按照“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进一步健全由体育运动学校、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组成的三级业余训练网。
  (十八)按照“体教结合”的原则,努力办好市体育运动学校或市体育中学,使之能够成为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的训练基地。有条件的市体育运动学校可实行“3+2”办学学制。省辖市要在有条件的县(市、区)办好几所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并将体育中学初中部和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列入九年义务教育序列,提高我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办学质量。省教育厅、省体育局要加大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力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优秀优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体制,努力为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创造条件,鼓励高等院校和省辖市承办高水平运动队。强化和完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和体育运动学校及高等院校运动队相互衔接的培养、训练体系。
  (十九)坚持和完善举省体制。举省体制就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举全省之力,整合体育资源,增强竞技体育实力,争创佳绩,增辉中原。省运会是举省体制的重要杠杆,要改革竞赛制度,充分发挥省运会的功能和效益。要明确省、市发展竞技体育的责任,建立省辖市对全省竞技体育贡献情况的评价体系,鼓励省辖市为河南竞技体育多作贡献。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