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要以学校、乡镇和社区为重点,构建多元化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各类学校要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保证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体育活动时间。在全省中学进一步开展“晨光”体育活动,大力兴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充分发挥城市社区的作用,提高体育的社会化程度。重视农村体育,形成地方特色,关注老年人和残疾人体育,为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继续办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在群众中大力推广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组织开展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八)构建多元化群众体育服务体系,要坚持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放宽体育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积极引导群众体育消费,大力培育体育市场,加强规范管理,逐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积极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办体育类企业,参照现行文化经营的有关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各级政府可以采用划拨方式为非营利性体育设施提供用地。
四、坚定不移地实施奥运战略,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九)竞技体育水平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要认真贯彻实施“奥运争光计划”,以在奥运会上创造优异成绩为最高目标,以实现全运会上争先进创佳绩为基本任务。要集中力量发展我省重点项目,增强实力,使其成为能在奥运会上夺牌的攻坚力量;要全力发展我省优势项目,扩大规模,使其成为能在全运会上夺金的中坚力量;要积极发展我省潜优势项目,提高水平,使其加速向重点项目或优势项目转化;要认真抓好基础性项目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球类项目,为提升我省竞技体育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十)继续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和大运动量”的科学训练原则,大力开展训练创新。积极推进科、训、医一体化建设,提高科技含量,加大科技对运动训练的指导和支持力度,深入研究探索各项目的制胜规律,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我省竞技体育的总体实力。
(十一)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体育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水平运动队伍建设的生命线,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热爱河南、增辉中原、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教育。制定、完善省优秀运动队员选拔、集训、招收、激励、学习、退役的配套政策。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大各类体育人才培养力度,积极面向国内外引进高水平人才,特别是高水平教练员;做好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提高教练员文化素质和训练水平,使全省教练员高级以上职称的比例明显增大。改善运动队的训练和生活条件,提高省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教练员的伙食标准,以保证比赛和训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