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
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意见
(2003年7月23日 京教基[2003]28号)
各区县教委:
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势、构建网上学习环境的重要条件,包括电子音像教材、媒体素材、课件、案例、文献资料、题库、教与学工具等多种类型。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应用与整合有利于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近年来,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滞后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待统筹协调,加强整合,建立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为适应首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优化首都教育发展环境,加快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步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现结合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就加强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要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首都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坚持为中小学师生服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提高中小学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服务。坚持“统筹规划,分工合作;统一标准,共建共享;科学管理,开拓创新”的建设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应用促建设,以需求促发展的策略。采用政府指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加强监管,分阶段推进的建设机制,把握信息技术最新发展趋势,结合首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快中小学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
二、目标和任务
从现在起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到2005年,建成依托北京教育信息网的高质量的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库群;形成市、区县和学校三级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应用、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为全市中小学提供优质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
2003年,初步形成中小学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管理机制,制定并颁布相关技术规范和管理办法;构建中小学教师网上备课环境;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发挥市级管理平台的枢纽作用,实现与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连通与交换,与区县教育信息资源的融通与共享。
2004年,进一步完善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管理机制;建成全市统一、功能齐备的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建成若干个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研发基地;进一步丰富信息资源内容,实现覆盖中小学所有学科;构建中小学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与教育教学改革相配套,进一步推进有特色的应用项目的建设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