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五)坚持科技兴牧,强化畜牧业四大支撑体系建设。
  加快畜牧业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强化四大支撑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畜禽良种体系建设。市里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集中用于畜禽良种工程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完善种畜禽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地方优良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对列入省级畜禽保护品种的大田槐猪、尤溪戴云山羊、沙县闽北花猪、建宁武夷黑猪要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场和保护区,力争泰宁金湖乌凤鸡通过省级地方品种审定。积极鼓励和支持适应我市的优良新品种的引进,提高良种生产和畜产品质量。扩大宁化、明溪等县的黄牛改良冷配网点,推广细管冻精;加快沙县生猪良种繁育中心建设。要依法建立健全种畜禽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执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
  二是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控制战略,将相关的动物疫病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以下。重点抓好永安、尤溪、泰宁、明溪、将乐、清流、建宁等县的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建设,配齐监督执法设备。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网络,提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的技术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动物防疫和疫病监测工作,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全面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2005年达到100%。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屠宰检疫和产地检疫达到100%,强化动物防疫监督,严防动物疫病传入。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时,要按照应急控制预案的规定,及时采取强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
  三是强化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监控体系建设。要逐步建立我市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尽快完善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的强制性标准,使畜产品在饲养、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做好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工作。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逐步形成不合格畜产品的召回、理赔和退出市场流通的机制,实现对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确保畜产品安全。重点建设市级动物疫病诊断和动物产品安全监测中心,分步实施永安、沙县、宁化、尤溪等重点县级畜产品及兽药饲料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四是强化科技研究与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围绕畜禽品种、重大疫病防治、饲料添加剂、畜产品加工、规模养殖场环境控制与污染治理等重大技术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加强与科研院所的科研协作。加快畜牧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搞好科技示范场建设,积极鼓励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开发和服务。开展畜牧兽医职业技能鉴定,从事畜牧生产的主要职业技术人员,实行执证上岗。要切实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按照“理顺体制、稳定队伍、巩固防疫、加强检疫”的原则,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执法职能和经营服务职能的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切实改善基层技术推广队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得借改革之机,拍卖或平调原乡镇畜牧兽医站资产。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