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明政文[2003]5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尽快把我市畜牧业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
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闽政[2003]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我市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通过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完善服务体系,发挥我市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的比较优势,重点发展肉牛、波尔山羊等草食动物,经过2-3年的努力,力争建成较大规模的肉牛种源繁殖基地、波尔山羊良种供应基地和肉牛、肉羊养殖基地,使畜牧业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之一。
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以上,畜产品加工比例达到15%以上,畜产品基本达到无公害标准;到2010年,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畜产品加工比例达到25%以上,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二、加快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调整畜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
我市畜牧业要按照“突出发展草食动物,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稳步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优质家禽”的要求,立足区位和资源条件比较优势,做大做强具有三明区域特色的五个畜牧产业带,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一是以明溪、宁化、尤溪为重点肉牛养殖产业带;二是以尤溪、清流、大田等县为重点肉羊养殖产业带;三是以三元、梅列、沙县、永安、将乐为重点生猪规模化养殖产业带;四是以永安、宁化、尤溪、泰宁为重点优质鸡养殖产业带;五是以大田、建宁等周边县为重点肉兔养殖产业带。各地要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进一步提高这些特色产业的规模和档次,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和专业饲养小区,把我市由粮食主产区进一步发展成为畜产品主产区。三明市区、永安、沙县要发挥科技、人才、资金和市场优势,加快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其他县要利用山地、农田及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肉牛、肉羊、肉兔等草食动物,开发优质、无公害畜禽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