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办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三、建设培训网络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上下联动,紧密协作,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充分加以利用。要以现有各类成人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和农技培训中心为基础,积极引导园区、企业、科研机构和其它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培训。教育、劳动保障、农业等部门对现有或新办的各类培训机构进行筛选,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学员的原则,选择交通便利,场地设备、师资力量等各项条件较好,有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确认其资格,作为定点培训基地,明确培训专业和范围,确定培训内容和要求。原则上,市、县(市)、区和镇(乡、街道)至少要确定一家综合性培训基地,逐步形成市、县(市)区和镇(乡、街道)三级培训网络。同时,确定余姚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象山职业高中、宁波水产技校和鄞州农广校为全市农业类的重点职业学校,作为新一代农民的培养基地,面向全市招收学生,进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要积极鼓励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企业中的各类科技人员发挥专长参加培训授课。
  四、拓展培训途径
  各有关部门和培训基地要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培训人员的不同素质,因人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职业技术培训一般以就业指导培训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对年龄偏大、文化基础差的劳动力重点开展以社区服务业及家庭手工业为主的实用技能培训;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重点开展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市场需求大的技术工种培训,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对有创业愿望和相应条件的人员,则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农业技术培训,重点是实施三大工程:一是以专业户、大户和村骨干为主要对象的“绿色证书培训工程”;二是以45岁以下青年骨干农民为主要对象的“新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三是以单项性实用新技术为内容的“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学历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要结合农民“双证制”教育,着重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民。
  要加强培训基地与当地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劳动力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也可采取“订单式”培训、“定向型”培训和委托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和就业率。要积极鼓励园区、企业举办以招收本地农民工为主的各种定向委托培训班。
  五、实行补助政策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