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快中药创新平台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一)建立中药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利用现有中药创新资源,运用市场机制吸纳各方面力量,建立中药创新平台。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饮片炮制、中药新药开发、中药工程技术、复方中药筛选、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配方颗粒制备规范化工艺、中药生产技术、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加强产学研结合,围绕本地中药重点项目开展技术攻关。省级科研项目计划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承担单位,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深化科研机构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形成能多能少、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优胜劣汰机制。山东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省医科院、省中医药研究院、省医药工业研究所及有关企业要制定措施,加快建设研究开发平台,力争形成特色和优势。
(二)加强中药研究开发支撑条件建设。加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中药研究提供实验场地、数据、专有技术服务。科研机构要改善研究开发实验条件,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实验动物生产基地。加强中药产业的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推动中药产业现代化。
(三)整合科研力量,突破中药关键共性技术。围绕制约中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整合省内外科技力量,集中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开展中药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复方配伍规律和有毒中药安全性评价等研究,为中药的产品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开展道地药材产区的环境、土壤、气候和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总结,建立优质无公害药材技术体系,形成符合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和《中药材种植规范》的道地药材栽培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产品和高新技术成果;加强中药现代化制药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推广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喷雾干燥、大孔树脂吸附等新工艺。
五、加强中药标准化建设
(一)加强中药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从药材种植、加工到药品的研究、生产、流通环节,积极推行国家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健全符合《中药材种植规范》、《中药制药生产规范》等标准的中药现代化发展体系。按照《中药材种植规范》,在道地药材主产区施行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标准操作规程。加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组织修订《山东省中药材标准》和《山东省中药炮制规范》。根据国家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即将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规定,鼓励企业对我省道地药材及其饮片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争取尽早获得批准文号,使其形成规模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