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业聚集发展原则。选择自然资源丰富、技术力量相对较强、投资环境较好、具有一定中药产业基础的区域,建立中药科技产业园区和孵化器,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向园区集聚,尽快形成中药产业发展的聚集优势,带动全省中药产业快速发展。
(四)突出重点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鼓励中药骨干企业、中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作、无形资产入股、技术创新等手段,尽快形成大型企业集团或研究开发中心,创造知名品牌。
三、战略目标
力争到2010年建立若干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园、若干个中药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药市场,开发10个以上创新中药品种,实现产业化;培育一批大型中药企业,初步建成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东)基地、中药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北方最大的中药集散地,实现中药产业增加值和效益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目标。
(一)创新中药研究开发体系。通过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方面的资源,通过创新机制,构筑中药现代化的创新体系,形成若干个符合《中药临床前实验研究规范》的、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中药和天然药物科研机构。争取建成一批省级以上中药研究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成若干个符合《中药临床研究规范》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研究基地、符合《中药临床前实验研究规范》的新药安全评价中心和省级中药科技信息文献中心。建立预防、治疗流行病的新药研究开发体系,特别是急性病毒性疾病的检测、预防与治疗体系,开发生产创新药物。
(二)建立中药生产体系。选择有条件的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3-5个省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园,争取成为国家中药产业基地。选择有条件的区域和企业设立5-8个中药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十几个符合《中药材种植规范》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在中药材炮制加工和中成药生产方面,组建3-5个产值规模在5亿元以上的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培育一批中药及配套生产企业,开发生产10个以上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疗效确切的优势品种。
(三)建立中药市场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中医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建立与山东中医药产业相适应的有利于国内交流和对外贸易的中药信息网站和中药营销市场,提高山东中药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
(四)建立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加强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建立完善中药质量标准和炮制规范,研究制定我省道地药材种植规范,力争通过国家《中药材种植规范》认证;建立和完善若干种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和重点中成药质量标准,完成其中药化学对照品的研究,建成符合国家规范的中药现代质量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