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意见
(鲁发[2003]10号 2003年6月19日)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九五”以来,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很快,普通高等教育在校人数由1998年的18.7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58.4万人,毛入学率由6.1%提高到近14%,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为科教兴鲁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我省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尚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全省经济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特提出以下意见: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建立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8%,普通高等教育在校人数100万人,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效益良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
2.发挥现有高校优势,扩大学校规模,增强高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做好济南等地大学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将大学园区及时列入城市重大项目进行规划建设,搞好项目的论证评估、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基础设施配套等前期工作。科学规划教学区、公共服务区、科技园区和后勤社会化区等基本功能区。做好大学园区建成后的环境优化工作。发挥大学园区的合成优势和学科群体优势,将大学园区建设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基地。
3.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国内外著名高校来我省举办分校和“一园多校”、“一校多制”的大学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区享受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园区内企业享受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确认办法按照《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享受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确认办法>和<山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在孵企业享受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确认办法>的通知》(鲁科高字[2002]290号)执行。各地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优良环境,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积极吸引国内外著名高校来我省举办分校和大学科技园区,吸引国内外一流的优质高教资源到我省发展。要以市场运作为主导,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开放式科技孵化基地,鼓励教师、科技人员与企业合作,不断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高校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竞争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