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工业。努力提高抗生素、维生素和中成药加工深度,增加制剂品种。延伸名、优、特等产品加工链,提高高中档产品比重。积极谋划建设石家庄医药城工程。
机械工业。重点发展清洁能源装备及高等级输变电设备;精密加工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测量和自动控制设备与系统;工程机械及大型输送设备;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型农业机械、仓储机械、节水灌溉设备等;环保、食品、包装设备;水泥、冶金、纺织、煤矿等产业专用成套设备,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重点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柔性化生产技术,精密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特色优势产品和出口产品增加值比重。积极做好保定汽车工业园项目的前期工作。
食品工业。大力发展营养方便食品、乳制品、保健食品、粮油食品、保鲜蔬菜食品、肉制品、饮料酒、软饮料等名、优、特、新产品和出口创汇食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绿色食品比重,努力扩大知名品牌产品生产规模。积极做好石家庄6万吨奶酪工程的谋划工作。
纺织工业。重点发展新型化纤原料、高档面料、功能纺织品、装饰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和高技术前处理与后整理加工,整合壮大名优服装产品。加快石家庄、邯郸纺织基地改造,提高装备水平。
轻工行业。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重点发展符合经济规模标准的纸和纸制品,高档丝网、皮革、制盐、镍氢电池等特色产品,高档日用陶瓷,旅游休闲娱乐用品,优质、高效、环保型洗涤产品,无氟制冷产品,以及农膜、塑料管件等新型复合材料。
3、强化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
公路建设。重点发展高速公路及联络线、经济干线和农村公路,完善“五纵六横七条线”公路网主骨架。经济发达地区,要加密高速公路网,改造现有干线公路,提高标准;平原地区以提高等级标准和加大公路密度为主;山坝地区以提高路网通达程度为主。
铁路建设。抓紧启动邯济、朔黄复线和桑张、忻保新线建设。
港群体系建设。合理调整港口功能和布局,加快对全省经济有巨大带动作用的原油、铁矿石、化工原料、集装箱等大型专业化泊位的开发建设,到“十五”末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的港群体系。
通信建设。围绕提高网络规模和网络传输的安全性,增加长途传输网带宽和互联网传输带宽,扩大覆盖范围。至2005年实现95%以上的村通电话;平原地区和旅游景点移动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其他地区达到95%以上。
能源产业发展。按照“稳煤、扩电、保油、增气”的总体思路,调整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重点发展清洁高效新能源,努力提高洁净优质能源比重。消除电力瓶颈制约,积极推广天然气应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