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条 对在自然保护区管理、资源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一)完整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包括原始森林、原始次森林;
(二)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有重要经济和科研价值的野生植物群落原生地,特有植被类型区域,物种种质基地;
(三)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有经济和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栖息地;
(四)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湿地;
(五)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地带、烈士陵园的林地和自然村落的绿化林、风景林;
(六)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动植物生长繁殖区域。
第九条 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省人民政府提出设立方案报国务院审批。
省级自然保护区,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所在市(州)人民政府提出设立方案,经省一级的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批建议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由市(州)、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设立方案,经市(州)、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批建议后,报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环境保护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自然保护小区,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会同市(州)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设立方案,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批建议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跨行政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有关行政区域人民政府协商一致后提出申请,按本条第三、四、五款规定的程序审批。
第十条 申请建立自然保护区,必须提供下列材料: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报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自然保护区申报书;
(二)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的总体规划;
(四)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申报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