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15.8亿元,增长12.1%,高于计划调控目标,增幅为近年来的较高水平。城市消费增长势头好于农村,新的消费热点正在加速形成,住宅销售增长30.3%,私家车销售增长46%,旅游收入增长23.3%,电话普及率达42.6%。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贡献率达到48%。
(六)财政
财政总收入完成1483.7亿元,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长20.8%。财政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3.9%,较上年高2.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34.6亿元,增长27.4%,高于计划调控目标。财政支出1041.4亿元,增长17.5%。
(七)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881.2亿元,比年初增加2198.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276.2亿元,比年初增加1104.3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234.6亿元,比年初增加1529.8亿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断健全,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增长94.2%。个人信贷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贷款总额增长68.4%。全省保费收入284.1亿元,增长59.3%。
(八)物价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2,控制在计划调控目标之内,其中,城市98.4,农村10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103.4,其余各大类指数均低于10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99.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7.6,原材料价格指数98.6。
(九)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78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3996元,增长5.6%,均高于计划调控目标。全省人均储蓄8503元,当年新增1470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8.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1平方米。全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达39.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控制在计划调控目标之内。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全省基本做到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已基本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进一步加强,全省有691万城镇职工和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医疗保险,711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736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
(十)体制改革
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取得新进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达89%,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95%以上。一批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13户。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展开,投资领域进一步放开,促进了各类投资特别是社会投资的更快增长。价格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形成价格机制不断完善。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展顺利,省级设定的审批核准事项已基本清理完毕。农村税费配套改革继续深化,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十一)社会事业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全省申报专利13071件,科技进步对工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3%和54%。高等教育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省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22.29万人,在校生超过7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0%。建立和完善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省农村中小学400万平方米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启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有新进展。文化领域产业化步伐加快,一批文化设施项目建成,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第八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和第十四届世界女篮锦标赛获得圆满成功,十运会筹备工作顺利展开。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8‰,控制在调控目标以内,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13岁。自然资源利用趋于合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新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