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3年珠江综合整治工作计划
(广州市人民政府 2003年5月30日 穗府[2003]35号)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召开的综合整治珠江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改善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完成省政府下达《珠江整治责任书》的工作任务,实现整治珠江“一年初见成效”的工作目标,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珠江综合整治工作的决定》、《珠江整治责任书》、《广东省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和省政府第一次珠江综合整治工作联席会议确定的年度工作部署,制订如下整治工作计划。
一、整治目标
2003年年底,通过推进落实猎德、大坦沙、沥滘、西朗四大污水处理厂等生活污染控制设施的建设,加强以广州造纸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为重点的工业水污染防治,强化河涌整治、禽畜养殖污染整治、临江采石场整治和广州市西部饮用水源地保护的综合整治,组织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珠江广州河段和流溪河两岸生态景观建设等行动,使辖区内部分水体污染负荷有所削减,流经城市河段有机污染的恶化趋势有所缓解,发黑发臭水体明显减少,珠江广州河段水质达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水质。
二、整治任务
(一)建设规划调整。
按照城市发展规划,根据《珠江整治责任书》的具体要求,调整和完善珠江广州河段的整治建设规划,加快推进珠江两岸生态景观整治规划的编制。
(二)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1.2003年底或2004年初,完成猎德污水处理厂二期(22万吨/日)、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三期(22万吨/日)、沥滘污水处理厂首期(20万吨/日)、西朗污水处理厂首期(20万吨/日)工程,并力争猎德污水处理厂二期和西朗污水处理厂首期年底前投入试运行。完成番禺前锋污水处理厂首期(10万吨/日)的建设并投入试运行。
开展猎德污水处理厂三期(20万吨/日)、大沙地污水处理厂首期(20万吨/日)和白云区黄石路以北截污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
2.推进增城荔城污水处理厂(5万吨/日)、新塘污水处理厂、从化污水处理厂(1.5万吨/日)、花都污水处理厂和南沙污水处理厂首期(10万吨/日)、永和污水处理厂、市桥污水处理厂(10万吨/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9万吨/日)的规划建设工作。
3.推进我市万人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的前期工作,重点抓好白云区的江高镇、蚌湖镇、人和镇、竹料镇、钟落潭镇;从化市的太平镇;花都区的花东镇;番禺区的灵山镇、南村镇、大岗镇、榄核镇、大石镇、钟村镇。
4.年底前,万人以上镇要开始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并制定上报污水处理实施计划。
(三)河涌截污和整治。
1.推进与四大污水处理厂配套的东濠涌、沙河涌(沙河路以南)、新市涌、景泰涌、司马涌、石井河(黄石路以南)、马涌、塞坝涌、下市涌、大涌口涌、沙涌、东朗涌、五眼桥涌、葵蓬涌、东漖涌、花地河、秀水河等河涌截污工程。
2.2003年年底前完成赤岗涌(黄埔涌口500米)、花地河、石井河(槎龙村至卫生河口段右岸、海军桥段)、乌涌(科学城段)、员村涌出口段、司马涌(三元里段)、沙涌河道、石井镇黄涌河道和广州市果树保护区(一期)等河涌整治工程。完成编制全市所有河涌(231条)的整治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