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规模化发展。基本形成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健身娱乐、体育旅游。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技术咨询服务和体育用品。体育彩票等体育产业市场,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列。
——体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体育法规健全,体育科技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基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管理有序、运转协调的体育运行机制。
二、全面实施《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构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三)把提高全省人民的身体素质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社区都要继续实施《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把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纳入工作范围,有专门的群众体育组织和经费。充分发挥各部门和群众团体的作用,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
(四)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做到亲民。便民、利民。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统筹规划布局,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保障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社区、乡镇要因地制宜,配建多种形式的群众健身场所;体育、城建、园林、市政部门要协同配合,把群众健身场地建设与广场、公园、住宅小区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建管并举,完善管理。要以群众体育组织为载体,建立社会体育指导队伍,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每五年进行一次全省性国民体质监测,指导群众科学健身,形成遍布全省的社会化群众体育网络。群众体育活动要经常化,每年举办全民健身节,鼓励社会各界利用重大节假日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广泛开展青少年、职工、妇女、农民、老年人健身活动,丰富大型群体活动的形式和内涵。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发挥老年人体育协会的作用。积极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培养更多的残疾人体育人才。
(五)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应把握重点带动群众。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采取措施,改善学校体育设施,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体育活动时间,使学生掌握健身的知以和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具有健康体魄作为青少年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基础条件。各级各类学校在招生、就学、训练上,对具有体育专长的青少年学生给予特殊政策。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要结合农村实际,积极开展农民喜爱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和其他健身活动,组织体育竞赛,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社区体育是城市。街道、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统一规划管理,推动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进社区”活动,体现社区体育为市民服务的宗旨。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要加强地方与军队的体育共建和交流,推动军地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六)依靠社会力量发展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政府重点支持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群众性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以社会兴办为主,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各类公共体育场馆向全社会开放,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要实现社会共享,为群众健身服务。要积极引导群众性体育消费,加强对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经营单位的规范管理,逐步形成有利于群众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