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全社会都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解决学校体育师资、经费、场地设施等问题,通过开展先进评比等活动,不断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
  社会体育是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幸福的公益性社会事业。各级党政机关要带头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各有关部门、社会团体要大力组织开展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少数民族体育、残疾人体育、老年人体育以及本行业的体育活动。省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
  县及基层体育工作是整个体育工作的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和场馆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加强,积极开展争创体育先进县、体育先进乡镇和体育先进社区的活动。
  要依法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
  四、深化体育训练体制改革,加强业余训练和优秀运动队建设
  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可以树一方形象,凝一方人心,鼓一方土气。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把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列为重点工程,全力以赴做好迎接全国九运会工作,同时筹划好迎接全国十运会。十一运会的准备工作。要认真落实《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及其滚动计划,力争在国内外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省为国争光。加快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健全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开展评选安徽省十佳运动员活动,营造优秀运动员等体育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理顺体育教育。体育训练和体育科研的关系,积极创造条件创办培养高级体育人才的院校。有条件的运动项目应积极推行协会制,鼓励社会各界兴办体育俱乐部。强化科教兴体观念,加大体育科技投入,增强体育科研实力。鼓励大中型企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鼓励社会各界多形式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群。
  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又是培养社会体育骨干。提高群众体育水平的重要环节。县以上各级政府要增加业余训练投人,对重点业余体校、单项运动学校学生的伙食和营养,应根据当地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和学生运动量的实际消耗与生理需要,按略高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50%左右的标准给予补贴。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应密切配合,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普通高中教育的体育特色班,并定期进行专项评估。教育行政部门要对体育行政部门所属的业余体校在招生、转学、升学等方面给予支持。根据体育人才需求,结合中专布局调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对现有的体育中专学校要扩大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在具备条件的城市中等师范学校开设体育班;体育行政部门要重点抓好业余训练,加速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