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体育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增强人民体质为基本任务,以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为基本方针,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为基本发展思路,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基本依据,加快实施科教兴体战略,为2010年前把我省建设成为体育强省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现在起到2002年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加快推进群众体育社会化。初步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安徽特色的全民健身网络体系。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达到85%以上;培养1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建成30个全国体育先进县、40个省级城市体育先进社区。200个省级先进乡镇。
加快推进竞技体育集约化。深化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并完善“初中高级训练一条龙”和“科教训一体化”的训练管理体制。深化竞技体育运行机制改革,扩大竞技体育外向度,提高科学训练水平。一些运动项目达到亚洲或世界先进水平,在全国九运会上实现争先进位的目标。
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多元化。鼓励和倡导社会各界多形式、多渠道兴办体育产业,形成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新型产业,逐步成为我省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
加快推进体育设施现代化。拓宽体育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全省人均占有体育设施面积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建成一批能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或世界单项锦标赛的现代化体育设施。
加快推进体育管理科学化。基本建立政事分开。职责分明、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体育行政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符合安徽省情的体育法规体系,健全体育行政执法队伍,提高体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加快推进体育队伍专业化。重点培养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努力造就一支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竞技水平等方面有机统一、协调发展的高素质的体育专业队伍。
三、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努力增强人民体质
增强人民体质是为人民服务宗旨在体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的作用,调动各部门和各级各类社会团体的积极性,积极推行《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实施《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和《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促进农村体育向乡镇延伸,城市体育向街道延伸,职工体育向企事业单位延伸。推广普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简单易学的运动健身方式,逐步使体育健身活动进人千家万户。县以上各级政府每年应举办多种形式的单项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次以全民健身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