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要借鉴国外成功的体育管理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规律的体育管理体制。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体育方针、制定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加强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上来;建立政府管与社会办相结合、业余与职业相衔接、重点培育与全面普及相协调的组织体系。同时,要规范体育统计工作,建立健全体育评价体系。
(二)深入推进竞赛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政府管理、社会办赛。市场运作的机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市运会体制,加大市运会的奥运战略和输送人才的导向作用,调动各方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水平运动人才的积极性。积极申办和努力办好国际、洲际大型体育比赛,探索并逐步形成国际知名的上海传统体育赛事,鼓励并积极扶持非奥运项目。
(三)深化体育运行机制改革。改革和完善训练单位的运行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探索非经营的公益性体育设施委托专业管理公司进行运作的机制。逐步理顺单项运动协会、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体育俱乐部的关系,加强行业自律,逐步实行协会实体化。政府和体育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各协会进行管理,行使建议权、指导权、监督权和审计权。建立和完善各类体育中介、专业协会和体育经纪人制度及诚信制度。
七、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完善体育经济政策
(一)大力支持和发展体育产业。各级政府主要承担公益性体育和有影响的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任务,对体育领域内除公共服务外的内容逐步实行市场化运作。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事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的原则,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造有利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环境。鼓励社会和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体育市场的竞争,壮大体育产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强体育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
(二)完善和落实体育经济政策。完善加快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推进体育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投资主体、投资渠道多元化的体育发展投融资机制,广开门路筹集发展资金。发展体育资本市场,探索建立体育产业的发展基金。促进体育企业的联合,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发展。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经验,推动体育企业兼并重组,做强做大体育企业集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国际体育组织、地区总部和体育企业集团落户上海或在上海投资。
(三)积极培育和依法管理体育市场。要制定体育经营活动的从业条件和服务规范。健全市场中介组织,建立自律性运行机制。扶持企事业单位兴办面向社会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和有商业价值。市场需求的运动项目,积极探索规范的职业化运动道路。着手建立体育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劳务等要素市场。盘活体育存量资产,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注重开发体育领域内的无形资产,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认真做好体育彩票的发行、销售和使用管理工作。依照国际惯例,合理开发体育电视资源。加强对体育市场和商业性体育赛事的管理,加强对赞助活动的管理和监督,保证赞助费用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