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和提升竞技运动水平为主要任务,坚持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科教兴体;积极实施群众体育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加快发展、区县体育共同发展战略;以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为契机,集聚优势,开拓创新,推动群众体育普及化、竞技体育集约化、体育产业多元化。体育设施现代化、体育管理科学化进程,为推进上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将上海建成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是本市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成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必须具有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突出的竞技体育成绩和良好的市民健身锻炼环境,并具有汇聚、辐射、扩散和示范功能。根据本市体育发展的基础和社会发展水平,要逐步在体育健身指导、体育人才培育、体育科教信息、国际体育活动。体育商务运作等方面对亚洲地区产生辐射作用,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步伐。
建设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将分阶段实施,有重点推进。从现在起至2005年,重点是群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经常性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45%以上,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初具规模;竞技体育实力增强,涌现一批世界冠军和优秀选手;承办国际大赛的能力全面提高;体育产业规模比2000年翻一番。从2005年至2010年,重点是体育健身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市民体质达到发达城市中上水平;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逐步构建体育理念先进、全民健身普及、竞技体育领先、体育科技创新、场地设施完善、体育产业发达、体育法规健全的世界知名体育城市。
三、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推动群众体育向纵深发展
(一)把提高市民身体素质作为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大事切实抓好。各级政府要将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目标管理体系,组织并推广具有传统优势和特色的体育活动。各级党政机关要带头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大力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职工体育、农民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少数民族体育以及本行业的体育活动,大力推进一人一项体育活动的“人人运动计划”,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运动会和体育健身比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占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阵地。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管理和监督。加大对智障人士体育运动的支持力度,努力把将于2007年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二届夏季特殊奥运会办成最出色的一届特殊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