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01—2015年)

  ——企业和个人出资办运动队、体育俱乐部、体育运动学校。建体育场馆的,比照捐赠公益事业的规定享受优惠政策,投资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兴建校外体育活动场所的,按社会力量办学政策予以扶持。
  (二)深化改革,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
  ——推进体育产业化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必须切实改变现有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切实实行政事、政企分开,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培育和开发体育市场、制定政策法规和监督管理上。在资源配置上,要调整国有体育投资的战略布局,重点投资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教育、基础性科研和难以产业化的重点竞技体育项目投资。
  ——组建体育产业管理和开发机构,按照体育产业规划和计划内容,组织实施体育产业项目开发。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逐步深化体育系统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
  ——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省体育局直属企业改制,组建新型体育企业集团,在体育产业起步中率先作出示范。体育部门现有各企业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改造重组,建立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体现体育产业优势的产权清楚、责权明确、规模发展的股份制企业或企业集团。
  ——加快体育俱乐部建设。各类体育俱乐部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应按照国际通用作法给予政策扶持。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与体育部门联合,选择有优势、有潜力的运动项目试办职业。半职业俱乐部,共建高水平运动队,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的同时为企业创造名牌,树立形象,推广商品服务。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设施和体育教师资源,试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为基础,广泛创办各类群众健身俱乐部。加强各单项运动协会实体化建设和俱乐部体制的试点推行工作,有条件的项目逐步推行社会化、产业化。
  ——结合城市化建设积极发展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各级体育部门要在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中积极参与并督促落实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和建设,将社区体育服务的组织、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纳入社区管理体制,提供多种方式的体育服务。
  (三)加快体育产业管理人才、体育专业技术服务人才和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培养体育产业复合型管理人才,各体育院校应面向市场,设置体育产业专业课程。鼓励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体育产业管理工作。
  ——进行体育人才市场的试点,促进体育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社会体育组织管理和体育指导人才、体育经纪人才、法律人才的流动。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