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01—2015年)

山西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01—2015年)
 (晋计社会发[2001]522号 2001年8月15日)


  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中迅速崛起、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体育产业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提供就业岗位多,综合效益明显。发展体育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新兴的成长性产业,将其纳入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根据山西省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思想
  发展我省体育产业的指导思想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为宗旨,以培育国民经济新增长点为目标,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加入WTO和北京举办奥运的机遇,依靠深化改革、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体育产业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力争在部分领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以太原市为中心,以十个市地所在城市为重点,辐射其他中小城市和农村,逐步形成以体育娱乐和表演业为主体,全民健身、体育商品销售等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体育产业新格局,不断提高体育产业对我省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二、发展体育产业的目标
  从2001年-2015年分为三个阶段。
  2001-2005年:研究制定体育产业规划和阶段性实施计划,着力体育产业投资环境的营造和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大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供给能力。选择重点项目力争取得战略性突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达35%,体育消费水平有较大增长,体育产业增加值年递增15%,占GDP的比重达到0.5以上。
  2006-2010年:基本形成多元投资体育产业的体制和大众广泛参与的体育消费机制,基本满足城市居民和经济条件较好地区农民的体育需求。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达40%,体育产业成为社会投资、就业和消费的热点,提供就业岗位20万个。体育产业增加值年递增保持在15%以上,占GDP的比重达0.5-1.0%。
  2010-2015年:基本建立以产业政策法规为基本调控手段的体育产业宏观管理体制,全省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多样、能够满足不同体育需求的体育设施,体育社会组织网络遍及城乡各地,形成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体育市场体系,一批民营现代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成为体育产业主体,提供就业岗位30万个。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1.5%,体育本体产业发育成熟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