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一)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工程。在工业企业中,抓好200户重点企业管理信息化试点。资源计划管理(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等在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二)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选择汽车、石化、冶金、医药、食品等行业的50户重点企业,推广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柔性制造(FMS)、数控技术等,改造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系统、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装备系统,提高企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产品研发自动化工程。全省大中型企业逐步建立研究、开发与设计自动化系统,应用CAD/CAPP/CAE等技术,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产品性能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提高汽车、运输设备及制造业产品研发设计能力,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
  (四)实施企业上网工程。推进企业普遍建立对外经营的网站和相应的支持系统,不断拓展企业利用网上开展多种经营活动。选择省邮政局、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长春汽车贸易城、欧亚商都、中东市场等开展电子商务试点。
  六、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加快实施党委、政府办公业务网,业务资源网,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和政务外网建设,全面提升党委、政府系统信息网络的整体应用水平,积极推进党委和政府办公信息资源数字化、部门协同网上办公和网上为民服务。
  (一)建设好电子政务内网平台。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建设好与省内各市州党委、政府办公业务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物理隔离的与国家政务内网联接的全省政务内网平台,链接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纪委、省直重点业务部门。主要为党委、政府领导决策和指挥提供信息支持和技术服务。
  (二)建设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主要是整合党委和政府各部门现有的信息网络资源,提升办公业务资源网功能,以基础通信传输网络为依托,形成省内各地、各部门网络汇集的综合性信息交互平台作为顶层系统;建设网络管理中心、数据交换中心和数字认证中心,形成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运行的支持系统。
  (三)完善党委和政府信息应用系统。省、市、县三级党委和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省直各部门之间及各市州党委和政府之间公文,信息等实现无纸化传输,建立起决策信息支持系统。
  (四)开发和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抓好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重点建设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生态环境信息库、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数据库。
  (五)建设综合性的减灾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灾害形成预测和监测信息系统,涉及安全的信息形成反馈和应急决策信息系统。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