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

  (三)各级体育部门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自觉地运用经济的手段来管理体育。体育部门拥有我省现有体育资源的最大份额,但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现有的场地设施、人力、土地资源利用并不充分,发展的潜力很大。体育部门要主动地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以存量带增量,以增量调结构,搞好本体产业开发,为全社会作出体育产业发展的示范;要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建立和健全体育产业管理及开发机构,培养和引进体育产业所需各种人才,尽快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队伍。
  二、总体规划,通力合作,把体育产业培育成我省的新兴产业
  从现在起至2015年,分三步走,把体育产业纳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使体育产业成为我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
  第一步(2001-2005年),积极构建发展体育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大力发展体育本体产业,带动体育相关产业,初步建立体育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体育企业得到较快发展。从地域上形成以省城太原为中心、逐次辐射到体育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市的若干个体育产业发展带,确保这些地区的体育人口比例达到40%,产业增加值年递增15%,占GDP的比重达到0.5%以上。
  第二步(2006-2010年),体育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完善,体育市场形成规模,体育产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体育产业链延伸至相关的各个部门,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到1%以上,就业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
  第三步(2011—2015年),全省各地区体育产业普遍发展,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稳定在1—1.5%,全省体育人口达到40%以上,一批现代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成为体育市场的主力。
  三、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建设
  发展体育产业必须做好总体规划、政策调控、统计指标和法规保障等基础体系的建设。
  (一)尽快制定全省体育产业发展的2015年远景目标。省体育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拟定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2015年远景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后施行。规划要体现三个纳入:1.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纳入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把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其中重点体育设施的建设要纳入我省城市化建设的总体规划;3.把体育事业的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
  (二)制定和完善发展体育产业的政策调控体系。要运用积极的财税政策手段,鼓励社会资金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做大”体育产业市场。主要的扶持、优惠政策有:1.新建、改建、扩建的体育设施,要坚持设施用途多功能(运动训练、全民健身和商业开发功能并举),提倡投资主体多元化(国家、社会、个人共同投资),增强这些设施的自我发展能力。2.新建、改建、扩建的体育训练、竞赛、科研。教育等基础设施和直接为群众健身娱乐服务的公益性体育设施,有关部门要在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予以减免。同时,允许以出资人意愿命名。3.允许体育行政部门在确保资金用途不变的前提下,运用市场手段灵活使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可以将此资金作为资本金,按照股份制方式进行运作,或以贴息入股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体育产业和体育设施建设。4.各级税务部门要在国家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的范围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扶持各类体育经营企业的发展。5.企业和个人出资办运动队、体育俱乐部、体育运动学校可比照捐赠公益事业的有关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企业和个人赞助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出资部分可计入生产成本或在广告费中列支。6.凡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出资兴办面向青少年的业余体育俱乐部和兴建校外体育活动场所的,按照国家和我省社会力量办学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