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废止失效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决定(发布日期:2010年12月3日,实施日期:2010年12月3日)宣布失效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计委
关于《甘肃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甘政办发[2003]27号 2003年3月28日)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地行政公署,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省计委制定的《甘肃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
(省计委 二00三年二月六日)
为了进一步健全我省市场体系,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根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结合我省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甘肃省市场体系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坚持以消费品市场为基础、以生产资料市场为支柱、以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在建立和健全市场体系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至2002年底,全省登记注册的市场已达1711个,年成交额390.81亿元。其中:消费品市场1557个,年成交额295.2亿元;生产资料市场122个,年成交额58.5亿元;生产要素市场32个。全省城乡集贸市场已达1681个,成交额390.5亿元。零售商业、餐饮业共有连锁总店32家,连锁分店285个,配送中心25个。金融市场发展迅速,证券市场初具规模,保险业市场发展加快,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技术市场趋向活跃,产权市场已具雏形。
但我省作为西部内陆省份,市场基础相对薄弱,市场体系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结构不完整,市场发育不平衡。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主要集中在兰州等中心城市,与全国性、国际性市场联系不够紧密。一些现代化的流通方式和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缓慢。要素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产权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二是经营特色不够明显,市场关联度不够紧密,现代物流发展缓慢。三是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尽合理。特别是农产品市场储藏、运输和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检验、检疫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尚未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相对滞后,专业批发市场档次不高。四是市场建设缺乏统一领导、统一规划,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普遍存在。市场管理法规不够完善,市场主体交易行为不够规范,市场执法人员的素质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市场信用缺失,存在较为突出的“假、冒、伪、劣”商品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