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报警。
发生危险化学品特大事故或有可能发展成为特大事故和可能危及周边区域安全的事故时,应及时向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危险化学品登记办公室)报告或向119报警。报告或报警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企业名称、交通路线、联络电话、联络人姓名、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有毒物质的大量泄漏等)、周边情况、需要支援的人员、设备、器材等。
(二)救援程序。
1.接到报告或报警后,迅速向领导小组成员汇报,指派应急总指挥,调集车辆和各专业队伍、设施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2.事故发生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引导指挥人员及各专业队伍进入事故救援现场;
3.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及事故的性质,确定警戒区域和事故控制具体实施方案,布置各专业救援队伍任务;
4.专家咨询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对事故情况作出判断,提出处置实施办法和防范措施,事故得到控制后,参与事故调查及提出防范措施;
5.各专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按各自的分工展开处置和救援工作;
6.事故得到控制后,由专家组成员和环保部门指导进行现场洗消工作;
7.事故得到控制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应妥善保护的区域,组织相关机构和人员对事故开展调查和救援工作。
(三)要求:
1.现场指挥和各专业救援队伍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讯联系;
2.车辆应服从事故单位人员的安排行驶和停放;
3.对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物质大量泄漏救援,应使用防爆型器材和工具,应急救援人员不得穿带钉的鞋和化纤衣物,手机应关闭;
4.对具有有毒物质的泄漏,必须使用正压自给式防毒面具,对于对皮肤有危害的物质,必须穿全封闭化学防护服、戴防护手套等;
5.事故污染区域应有明显警戒标志。
九、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演习
定期组织针对特大事故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特大事故进行模拟演习。
(一)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模拟演习。
主要演习火灾控制,周围容器的隔热降温保护,受伤人员的搜救,及安全警戒区的设立等。
(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且存在大量有毒危险化学品泄漏的模拟演习。
主要演习专业救援队伍防护器材的使用,火灾控制,现场环境状况测定,周围容器的隔热降温保护,受伤人员的搜救和现场急救救援,人员疏散、撤离及安全警戒区的设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