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五)清理银行账户,实行国库单一账户管理。
(六)建立财政管理和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使各类财政支出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实现高效、安全运行。
(七)建立健全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加快财政资金拨付的到账时间,提高国库单一账户清算业务的效率。
(八)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监督制约机制,明确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国库、管理中心、预算单位和代理银行的职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九)开展宣传动员。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十)严肃纪律,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时间紧、任务重,各单位、各部门必须切实增强大局观念、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禁私分公款、私设账户、转移资金,搞体外循环,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相应责任。
五、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应采取“先试点,后铺开”的办法。
(一)2002年12月底前,完成《改革实施办法》和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及管理中心的组建。
(二)2002年12月底前,确定首批纳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试点单位(项目)名单,对试点单位的原设账户进行清理。
(三)2003年1月1日管理中心开始运行,实行账户的集中管理,并初步建立起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争取在2005年12月底前全面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南宁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及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试点实施办法
为了推进南宁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及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函[2001]18号)和《南宁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及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财政性资金支出执行方式,是通过预算单位设立账户分散进行的。这种传统体制下的运作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要求。主要弊端是:分散设置账户,财政资金使用和财政预算执行透明度不高;财政支出信息反馈迟缓,不能及时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准确依据;资金支付环节过多,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会计信息失真。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将从加强财政监督,规范核算程序,减少支付环节三个方面适应公共财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