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健康教育宣传小组,负责指导开展传染性非典防治知识的宣传。
(四)医疗卫生机构任务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做好疫情的监测、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迅速对疫情做出全面评估;
(2)疫情核实,提出疫点和疫区划定、启动或停止本预案的建议,并参与组织实施;
(3)对疫点、疫区采取消毒、隔离、医学观察等预防控制措施;
(4)建立紧急疫情控制物资储备库,储备消杀药品、器械、防护用品等;
(5)对疫情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6)做好预防控制人员的培训;
(7)组织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8)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执行情况,对违法单位或者个人提出处罚建议;
(9)负责监督落实疫区、疫点预防控制措施;
(10)负责监督落实收治病人的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
(11)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和公共场所等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
(12)做好对从事疫情处理、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消毒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
2.医疗机构
县级医院、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任务。
(1)县级医院要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要建立发热门诊。乡村医生要及时掌握辖区内农民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外出打工返乡人员的情况,对发热病人,在就诊时要免费提供口罩,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转送到乡卫生院就诊。
发热门诊、留观室和隔离病房要做到以下几点:
A 建立发热门诊,留观室和隔离病房时,要与其它门诊和病区相隔离,防止人流、物流交叉。
B 发热门诊、留观室和隔离病房的出入口要设置显著标识,防止人员误人。对发热病人就诊、留观和拟诊非典病人的收治要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
(2)发热门诊必须实行首诊负责制,做好门诊登记。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隔离和诊断治疗,并立即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
(3)临床医师在接诊疑似非典患者时,除询问病史、症状和进行相应检查外,还必须围绕流行病学史,询问下列问题:
A 发病前两周内是否探视或护理过非典患者或疑似病人。
B 发病前两周内是否接触过发热病人。
C 发病前两周内是否到过外地(包括非典流行的地方)出差、旅游、探亲等。
D 发病前两周内是否乘坐过飞机、火车、轮船、长途汽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
E 发病前两周内是否到过空气污染、人口拥挤的公共场所和其他地方。
F 发病前两周内是否接触过家养或野生动物。
对有接触史的就诊患者,接诊医师应详细记录相应的时间、地点、航班、车船次以及接触者的个人情况、联系方式等,便于公卫医师跟踪调查。
(4)病人的诊断
A 流行病学史
a 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b 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非典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疫情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