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消防制度建设,建立和落实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工作制度、宣传教育培训制度、消防检查巡查制度和警示制度等,并通过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等形式,推动社区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形成以街道办事处为主导,以居民委员会为依托,社区单位、行业部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消防工作运行机制。
2.加强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种形式消防力量。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依托社区治安岗亭和物业管理单位在社区设立消防执勤点,安装报警电话,设置消防器材箱,配备消防水带、水枪、灭火器、自救逃生和应急照明器材,随时接受群众的求助。对社区内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建筑消防设施,落实管理责任,严格维护保养,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消防队伍。在有条件的社区,大力提倡建立和发展由政府建站、购置装备,由不脱离工作岗位的志愿人员执勤的志愿消防队或通过招聘合同制消防人员担负执勤任务,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必要的法规或规章,规范志愿消防队、合同制消防队的工作和保障等,其他社区依托现有的保安、联防队等,将消防与治安联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担负起社区的防火检查、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工作。
3.以提高居民消防安全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展社区消防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社区现有设施的作用,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社区广场以及社区宣传栏、文化橱窗等阵地,大力开展社区消防宣传,广泛深入地宣传消防法律法规,重点突出社区居民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的基本常识和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以及安全疏散和逃生自救的基本知识。加强对社区内各种小型歌舞厅、录像厅、网吧、电子游戏厅、旅馆、家庭式小作坊等经营场所业主及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城镇消防规划
1.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给水、消防通道、消防通信和消防装备等城镇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科学合理确定城镇消防规划建设范围和目标。根据火灾发生的新特点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为制定城镇公共消防设施规划提供依据。
2.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规定,遵循安全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确保城镇消防规划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消防规划应符合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求,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相一致。消防规划技术文件应包括规划基础资料、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规划说明书。规划文本主要对城市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给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和消防装备等有关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规划图纸应包括现状图、近期规划图和远期规划图,规划图的内容应与规划文本一致,规划说明书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字资料,内容应包括城镇基本概况、消防设施现状、消防安全状况的调查与综合分析、评价以及具体实施规划的措施、建议说明等,近期规划中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项目的数量、规模、形式及保证措施应做出具体说明,应有本年度建设项目所需资金的具体落实计划,对重点区域应制定出详细规划。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