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坚持高标准起步、大市场定位、产业化发展的原则,加速畜牧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胚胎移植技术为重点,加快引进国内外良种确立区域性主导畜种,建立冻精库和胚胎库,实现向区内外的供种、供精、供胚。加快畜牧业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融合,积极发展生物工程产业,利用试管牛技术、动物克隆技术、基因转移技术构建生物器,生产高价值生物制品。运用微生物和酶工程技术,开发饲料加工和秸杆处理所需的酶制剂和活性微生物制剂;利用生物萃取技术发展羊胎素等生物制品。
五、大力发展专业化养殖小区,建立优质饲草料基地,切实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十四)根据业已形成的区位优势,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加大奶牛养殖小区、养羊小区、养猪长廊和养鸡园区的建设力度,促进畜牧业从半农半牧、农牧交错和农牧兼作的生产格局向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较变,进一步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以投入为动力,采取企业滚动投,股份合作筹、财政金融扶、对外招商引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地为各种养殖园区建设筹措资金。特别是要引导龙头企业建设专属养殖园区,把养殖园区作为企业的“第一车间”实施服务和管理,并实行“规范生产、优质优价”的政策。
(十五)创新养殖园区的经营机制,实行“分户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的模式,逐步实现养殖园区科技化,科技园区企业化。实行激励竞争机制,鼓励畜牧科技人员带薪带职和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承包园区的经营和管理。优先安排一些科技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在园区进行,不断提高养殖园区的科技装备水平。逐步建立风险基金(市场看好时,作为养殖户的贷款担保金,市场疲软时,用以支持养殖户渡过难关),推行“诚实守信、贷款联保”新模式,逐步完善与加工企业之间合理、规范、契约化的利益联结机制。
(十六)适应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饲料玉米,积极“引草入田”,种植苜蓿等优质牧草,变“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种植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使种植结构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积极推行“冬麦北移、两茬子作”的耕作制度,不断扩大青贮饲料的复种面积。充分利用秋闲田复种“黑麦”,“燕麦”等饲料作物,增加饲草料的储备,建立专门的饲草料基地。加快饲料工业发展步伐,走大、中、小并举,国有、集体、民营结合,引进外资与鼓励区内商家投资相长的饲料工业发展路子,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开发饲料新品种,大力推广配合饲料和经氨化、酶化、微贮、青贮的秸杆饲料,使饲料工业与现代养殖业相适应。
六、实施“品牌战略”,壮大龙头企业,提高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