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我省经济外向度高的优势,抓住新一轮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外源型经济的提高和发展。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努力增加出口。积极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的跨国资本与技术,并做好与其生产、销售相配套和有关联的公司的投资引进,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特别是要引进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广东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积极引导加工贸易工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加强与本地企业的产业配套,逐步在我省扎下根来,成为我省制造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力鼓励、引导、扶持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到我省落户,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鼓励我省企业采取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形式,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等,不断提高国际合作水平。
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积极争取到国际市场直接筹资,直接利用国际资本特别是国际中小资本。利用技术、品牌、管理等相对优势,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直接投资、设立研发基地等业务,逐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成长为跨国公司。
(五)加快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提高全省工业化水平
东西两翼和山区等欠发达地区要把工业化摆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积极推进本地区工业化进程。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农产品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特色产业和电力工业等。要充分发挥区位、人缘以及土地、劳动力等优势,通过“珠三角与山区经济洽谈会”以及各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建立起与珠三角发达地区良好的产业协作机制,大力承接珠三角以及国际资金、技术、产业转移,发展一批新兴的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土地、用电成本,规范税费收取,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供良好的服务,努力营造低洼效应,增强对资金、项目、企业等的吸引力,努力营造比珠三角更具吸引力的工业发展条件。要重点突破,集中力量,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好的地方建设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
珠三角地区要着力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成为世界性制造基地。要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争取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开发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突出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做大做强电器机械、石油化工、汽车等产业。加强与东西两翼、北部山区的经济协作,采取单独设立企业、联营、外包、采购等方式,将在本地生产成本较高的产品、工序、零部件生产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在招商引资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积极通过技术引进和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提升整个工业发展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