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条 内窥镜使用后,应先消毒后清洗,在使用前还应根据内窥镜不同类型的要求再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可疑结核杆菌、肝炎病毒、艾滋病毒感染或非特异结肠炎患者等使用过的内窥镜,必须遵循先消毒(置于“三槽”以外的消毒容器中进行初步消毒)、再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的原则,并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第六条 在用液体浸泡法消毒内窥镜插管的同时,应当对所有的通道分别用清洁剂、消毒剂和水进行冲洗。
经化学消毒剂处理的内窥镜,在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进行冲洗,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第七条 对内窥镜及其附件清洗、消毒,应当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内窥镜清洗消毒程序:
初消毒→水洗→酶洗→消毒或灭菌→冲洗→干燥→贮存备用。
(二)内窥镜附件清洗消毒程序:
初消毒→水洗→酶洗→干燥→灭菌(单个独立包装)→贮存备用。
第三章 内窥镜及附件清洗
第八条 软式内窥镜使用后,应立即用浓度为75%的酒精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再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然后置于消毒液中浸泡5至10分钟进行初步消毒,送清洗消毒室。
软式内窥镜的清洗消毒室应配备三槽:清洗槽、消毒槽、冲洗槽。
软式内窥镜的清洗程序如下:
(一)水洗
1.将内窥镜放入清洗槽内:
(1)在流动水下充分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不少于5次,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刷洗活检孔道3次,再以45°角、90°角分别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吸引器管道,每次刷洗必须两头见刷头,并去掉刷头上的污物,重复刷洗不少于3次;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吸引活检孔道;
(4)全管道灌流器接50毫升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上述冲洗不得少于3分钟。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份并擦干镜身,将内窥镜放入含酶洗液中。
2.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放入含酶洗液中。
3.内窥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毛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擦干后,放入含酶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