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
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的若干意见
(市委[2003]11号 2003年5月21日)
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实现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按照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的“虚心学习、主动接轨、真诚合作、实现双赢”的总体要求,市委、市政府就全面主动接轨上海,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提出如下意见:
一、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的重大战略意义
1、杭州要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必须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现代城市发展,已经从单一城市发展模式向城市带、城市群发展模式转变。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城市群之一,尤其是上海经过改革开放所集聚的巨大辐射和带动能力,正在成为中国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龙头。杭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区域中心城市,必须主动接轨上海,更好地融入长江三角洲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杭州的综合竞争力。
2、杭州要在全省发挥龙头、领跑和示范作用,必须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的合作与交流。杭州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和省会城市,省委、省政府要求杭州在全省改革开放中发挥龙头、领跑和示范作用。杭州要引领全省发展,必须通过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带动能力;必须立足产业和区位优势,在上海、江苏与我省交流合作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发挥自身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发展省会经济,强化省会城市的服务功能,不断巩固、提升杭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3、杭州要加快对内对外开放,必须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新机遇,杭州必须实现全方位的开放,在加快内生型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拉长外向型经济这条“短腿”。杭州要学习苏州招商引资的经验和办法,借助上海国际大都市这个招商引资的平台,依托浙江民间资本充裕的优势,以内引外、以外促内,加速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全面提升杭州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4、杭州具有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的优势和基础。杭州与长江三角洲城市人缘相亲、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经济相融,各方面联系非常密切,形成了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的人文基础。杭州充分利用文化、环境、人才等方面的有利因素,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旅游、环保、软件、女装、餐饮等产业具备一定的优势,形成了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的产业基础。杭州不断完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创新企业机制,具备了市场运行、产权清晰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形成了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的体制基础。近年来,杭州在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方面,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合作成效不断显现,形成了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的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