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03年
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工作的通知
(京教高[2003]202号)
各高等学校、有关出版单位: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3年工作要点要求,现将200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0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并充分发挥北京高等教育优质教育资源作用,以精品教材建设为龙头,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整体推动北京高校教材建设,为“十五”期间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工作机制奠定基础。
二、工作安排
2003年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工作,是在总结2001年以来开展精品教材建设立项工作基础上,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和新要求,组织开展精品教材建设的立项评审工作。
(一)立项重点
2003年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重点如下:
1.具有良好使用效果的优秀教材的修订。
包括:近年来曾获得市级(省、部级)及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和在教学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具有良好使用效果的教材。
教材的修订一般应在该教材使用2~3年后进行,修订工作应以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力求高标准。
2.重点学科、新兴学科的新编教材。
除重点学科外,新兴学科主要包括: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新材料科学、新医药科学以及适应我国加入WTO所需法律、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类学科教材。
重点学科、新兴学科新编教材应充分反映本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反映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追踪国际先进水平并用之于教学实践的最新成果。
3.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高水平新编(或修订)教材。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要充分适应北京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要切实为发展首都经济需要的行业、领域的专业岗位(如现代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等)人才培养服务,要注意开发符合当前高职专业建设急需的高水平特色教材。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教材的选题、立项应特别注重相关院校专业特色和主要编者专业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切实着眼于教材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社会需求的广泛性。
4.“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