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3年4月21日 鄂发[2003]10号)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全省上下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更快更好地发展县域经济,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以改革总揽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加速推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后劲相统一,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坚持以改革为突破口,加大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力度,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以扩大开放为动力,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招商引资,开展经济协作;坚持以发展特色板块经济为载体,依托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坚持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来抓,切实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努力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目标任务。力争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使全省涌现一批特色鲜明、发展势头好、发展后劲足的经济强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都有1—2个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多数县(市、区)有几个税收过1000万元的骨干企业,县域地方税收在现有基础上增长60%左右,使全省的县域经济结构明显优化,整体活力明显增强,县级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明显缓解,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