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参与市场体系建设。
1、要抓住全区实施农产品流通工程和扶贫开发的契机,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现有的闲置仓库、场院和经营服务设施,以改建、扩建为主,以当地农业商品生产基地为基础,创建农产品特色专业市场。要通过当地政府将农产品市场建设纳入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扶贫开发项目,争取国家的资金扶持。
2、加强对现有市场管理和投入,促使其扩大经营规模和服务领域。重点抓好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果菜冷库的改造和服务功能的提高以及二期工程的开发。计划新建营业大厅6000平方米,增设肉食类、水产类等副食品项目,总投入1500万元。
3、经常向当地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市场建设工作,主动与工商、城管、规划、土地等有关部门联系,争取各部门大力支持,把市场建设好、管理好。
(五)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
1、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组织供应和以农资科技系列化服务为主体的生产服务体系建设。一是遵循“抓住批发,放开零售”原则,进一步深化农资经营体制改革,可采取多种形式推行和落实经营承包责任制,发挥主渠道作用;二是兴办科技推广中心、庄稼医院和农资科技咨询业务中心;三是继续广泛深入开展农资工作“四比四赛”活动,建立农资配送中心。充分发挥村级综合服务站作用,增设供应网点,严把质量关,杜绝假冒伪劣现象发生。
2、加强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服务体系建设。要走出店门开展市场调查,主动掌握市场供求信息、指导农民发展“订单农业”,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为农民提供储运、加工、销售等系列化、全方位服务。重点要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服务,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扩大农民受益空间。通过扶持各类营销、流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吸纳和培养一批农产品经纪人,举办或组织参加区内外各类农产品展销交易会,搞活农产品流通。
3、加强县、乡、村三个层次的综合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在县级,通过县级公司和加工企业的市场信息和销售网络,引导带动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群众进行生产、加工、销售,并建立上下连贯面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在基层社,通过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站,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使原来的单体农民生产和消费形成专业化、产业化,从而得以整体进入市场。总之,要逐步形成以县以上公司为依托、基层社为枢纽、村级综合服务站为前沿阵地的三级服务体系,做到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在服务中不断增强企业的后劲。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