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速发展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添加剂是饲料产品的核心,事关配合饲料质量;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非常适合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推广应用。要充分利用我市较为发达的化工、医药行业优势和畜牧兽医教学、科研优势,广泛应用生物技术和精细化工技术,加速开发和推广无污染、无毒副作用、促生长的各类饲料添加剂及其预混合饲料。
(二)调整饲料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要通过结构调整,逐步实现饲料品种系列化、结构多样化和饲料产品更新换代,满足不同畜禽、不同饲养方式对饲料产品的需求。由于我市东、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条件差异较大,总的调整原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快发展浓缩饲料、推广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以便农户充分利用手中余粮转化为畜产品;经济较发达地区和集约化饲养水平较高的大中型养殖场要大力推广、使用配合饲料。
(三)积极开发饲料资源。鼓励饲料生产加工企业综合开发粮油、轻工、食品、酿造、医药行业的饼粕、糟渣、蛋白粉等副产物,减少饲用粮消耗,促进粮食安全。建立饲料原料基地,大力发展饲用粮和蛋白含量高的饲料、牧草,缓解蛋白原料严重不足的矛盾。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加快农作物秸杆等利用步伐。
三、突出抓好三项工作
(一)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要按照区域资源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光、热、水、气资源,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积极促进种植业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变,以增加饲料总量。加快耕制改革步伐,尽力扩大南方大豆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蛋白饲料源;利用冬闲地增加种植优质牧草,积极试验并推广粮、草的间、套、轮作;实施退耕还草和林下种草;推广青贮饲料和氨化饲料;加速发展附加值高的添加剂及其预混合饲料,以及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二)推动科技进步,加速成果转化。组织饲料生产加工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走产、学、研联合之路,积极开发和生产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逐步替代药物饲料添加剂。鼓励饲料生产加工企业发挥技术创新核心作用,建立、完善技术研发中心,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加强饲料业的技术推广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组织、筛选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成果进行示范、推广,把雄厚的科技优势转变为持续的经济优势;要充分调动教学、科研、生产销售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积极性,开展技术推广、咨询服务;把“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等与加强饲料专业人才培训结合起来;开展饲料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认真执行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三)抓大放小,扶持优势企业。对规模大、综合实力强、辐射范围广、吸纳人员多、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大中型企业和起点高、人才雄厚、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以及产品科技含量高、出口数额大、创汇能力强的外向型企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税费减免、技术改造、人才培训、质量监管、发展环境等多方面予以大力扶持,促进优势企业发展壮大,推动饲料业快速发展。对监督抽查质量过硬、市场信誉好的产品,试行免检制度,以鼓励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