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血清标本应带冰在24小时内运送至实验室。应分装多管冷冻保存。分装时最好能用两种颜色的试管盖,使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从外观上容易分开。
(2) 血清标本可在4℃存放一周,长期保存置-20℃或以下。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
(一)样本检验采取就地检验的原则,当地医院能开展的项目在当地检测,同时将血清样本和咽拭子等相关样本送当地疾控中心检验。
(二)由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因不明,传染性强,所有感染性或疑有感染性样品的处理和核酸抽提均需在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血清标本的检测需在P2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和生物安全防护原则进行。
(三)采集标本时要严格执行采集人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采集人必须穿好防护鞋套、衣裤、帽子、眼罩、口罩和手套。标本采集完毕后,首先消毒手套,然后带着手套依次脱掉帽子、眼罩、口罩、衣裤和鞋套,最后脱去手套,再用消毒巾擦拭面部和双手。
(四)样品采集后必须加无菌外包也装后才能传送。
三、实验室检测网络
建立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核心,覆盖全省14个市州的实验室网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省标本的收集和保存,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相关检测与研究,并负责对基层实验室人员的培训与技术指导。
市州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血清学检测,负责本辖区内血清标本的检测和标本的采集与上送,同时指导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实验室工作。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积极配合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标本的采集与上送,并根据各市州的具体要求开展实验室工作。
四、样品受理与结果报告
(一)样品送检必须完整填写“样品采集与运送明细表”。
(二)各实验室收到样品后,应认真填写收样登记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发病日期、采样日期、主要症状等,按要求分类保存所有样品。
(三)实验室应安排专人负责样品的受理、保管和检测,严格样品的管理制度。
(四)规范实验操作和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经实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字,由单位负责人签发。
第六部分 消毒处理
一、地面、墙壁、门窗: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平方米-300ml/平方米,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平方米。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平方米-300ml/平方米,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