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实施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把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放到重要位置,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旱作农业、节水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特色产业等方面先进技术的转化、应用。依托产业园区的发展壮大和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点抓好基础教育,稳定省属高校招生数量,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抓好国家重点支持高校、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强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调整乡镇卫生院布局和管理体制,选择2—3个县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增加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到2010年完成县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改造和建设。继续加强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搞好对外宣传推介,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对纳入“十五”计划的县城图书馆、贫困县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做好前期准备和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确保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加快大中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依法加强基本农田、水资源、森林、矿产等资源的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九)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管理,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一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安排部署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规划,探索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把西部大开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措施,不断加大实施力度;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切入点,加快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把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切实繁荣农村经济。二是进一步深化“三个环境”的讨论,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着力克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陈旧观念,在全社会形成更为强烈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和赶超意识。把体制创新与制度建设、督促检查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联系具体实际,解决现实问题,加大对长期积累下来的典型案例的查处力度,取信于民。以开发区的规范化管理为重点,采取各种必要措施,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不断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行政效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广泛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行为,严禁开工建设脱离实际的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持不懈地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工作,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