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挥区域特色优势,以结构调整推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扶持和鼓励各地发展具有地域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围绕农产品品种优质化、结构布局合理化的目标,做大做强制种业,巩固河西啤酒大麦、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定西优质专用马铃薯、中东部优质小杂粮等粮食作物生产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结合退耕还草、天然草场恢复与治理,加快牧草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草食畜和舍饲养畜,提高优质畜产品的比重和产出效益,尽快把我省建成草业大省、畜牧强省。抓好啤酒大麦、酿酒葡萄、优质马铃薯等一批有特色、有知名度的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做好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发挥小城镇的聚合辐射效应和带动功能,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引大入秦工程争取年内收尾,东乡南阳渠要完成全部骨干工程,疏勒河工程要搞好投资高峰期的工程安排,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要确保全面开工建设。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人畜饮水、道路、教育、医疗卫生、能源等建设的扶持力度,增强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全年再解决5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订单农业,组织好各类农产品的营销活动,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稳妥地搞好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国债投资向西部倾斜的机遇,努力扩大全社会投资总量,切实提高投资效益。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为重点,安排好全年的各类投资。努力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是两条国道主干线的4条在建高速路段、兰临高速公路、罗长一级公路、合郎二级公路、连城电厂二期扩建、小峡水电站和平凉电厂3、4号机组等在建大中型项目建设。集中力量完成《四库全书》藏书楼、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省人民医院门诊楼、西北师大和甘工大综合教学楼等重点项目建设,年内投入使用。要积极做好一批条件成熟的大项目的准备工作,新开工甘肃农业节水灌溉、国道主干线45线清水至嘉峪关高速公路、兰州至武威南铁路二线、武威南至嘉峪关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庆阳机场改扩建工程。争取开工建设嘉峪关至安西、安西至敦煌公路、兰新线出线至敦煌铁路、兰州国际集装箱节点站等重点工程。加快张掖电厂、靖远电厂三期等大型电源点建设的前期工作,力争今明两年内开工。认真总结近几年抓项目前期工作的经验,专人负责,跟踪落实,加强协调,全力推进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兰州燃气热电厂、涩宁兰天然气管道白银延伸工程等重点骨干工程的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突出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尽快出台我省贯彻《招标投标法》实施办法,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施工合同制、建设监理制,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施工安全,确保工程质量。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积极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和监督约束机制。加快城市供水、环保设施、文化场馆、体育卫生等项目产业化步伐,积极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安排好省级预算内基建资金,进一步发挥其对商业银行贷款和其它社会投资的导向作用。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