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发挥优势、适度发展、注重人才、依靠科技”的发展思路,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发展具有我省特点和特长的竞技体育项目,进一步提高我省的竞技体育水平。优化结构,完善布局,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强体育科研,注意吸纳国内外先进的体育科研成果,努力提高我省体育运动的科技含量。逐年增加对竞技体育的投入,提高运动员伙食标准,改善训练条件,增加备战全运会专项经费,为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保障。力争田径中长跑、曲棍球、自行车、摔跤、柔道、武术、射击、垒球等重点项目,在全运会和奥运会上有新突破。举办好四年一届的全省运动会,积极承办和举办国内外体育比赛活动。
加强和改进业余训练工作。坚持“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少年儿童体育训练和后备人才培养。各级计划、财政、教育等部门要配合体育部门制定体教结合、有利于开展青少年业余训练的措施。各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体校要合理设项,做好与优秀运动队重点项目的衔接。
重视体育学校建设。积极改善教学和训练环境,不断提高办学质量,逐步将省体育运动学校等2—3所体校办成高等体育专业技术院校。各县(市、区)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训练,抓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巩固和提高。鼓励企业、个人及社会力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活动。
切实加强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体育科研人员和专业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重视体育队伍的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坚持把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体育人才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各种歪风邪气。加强赛区、赛场管理,引导观众树立尊重裁判、尊重运动员的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赛场氛围。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切实纠正训练、比赛中的不正之风,清除各种腐败行为,维护体育的公正性、公平性。
继续做好多渠道安置退役运动员工作。体育、教育、财政、人事和劳动保障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退役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安置的政策措施。建立运动员伤残保险制度,解除运动员后顾之忧。全省综合性运动会和全省单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体校学生,各级教育、人事部门要按国家学历教育同级普通师范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择优安排就业;市(州、地)级以上综合性运动会和全省性单项正式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普通学校学生,体育、教育行政部门要按《体育运动等级标准》,完善升学加分和特招政策,逐步扩大体育加分项目,调动学校和学生课余训练的积极性。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