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外出经贸考察、商务洽谈、观光旅游等活动要有组织地进行。凡前往非典疫情流行地区或城市的相关人员返回后,应按有关规定有组织地统一接受健康检测。
(七)注意做好外籍人员防疫安全工作。接待单位和有关涉外宾馆应负责对其检测体温,并通报有关注意事项,如有异常情况,接待单位要及时报告当地防疫部门,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八)各类市场商店、餐饮娱乐等公众场所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卫生环境,逐一落实消毒、防疫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制度。有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检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或关闭。
(九)高度重视学校、托幼机构、建筑工地、公共交通等场所的监测和消毒处理,并形成制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在及时报告的同时,切实做好防范和控制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应急反应,并相应采取必要的隔离和消毒措施。妥善做好高校离校学生的返校工作。
(十)进一步加强农村非典防控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加强农村非典防治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坚持预防为主,重点搞好从疫情流行省市返乡人员的防疫检查,切断向农村传播的途径。加强农村疫情监测,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工作网络,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五、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处理的保障准备
要建立必要的物资、设备、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主要包括: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监督检查、监测检验的能力与设备的储备;进行传染源隔离、卫生防护的用品和设施储备;进行医疗救护、现场处置与控制有关的消杀、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储备;技术和人才资源、机动队伍的储备。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确保指挥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派出专业队伍进行有效的处置,减少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危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所需储备和经费支出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积极组织科技攻关,争取防治工作在关键项目、关键环节和关键手段上有所突破。
六、深入开展夏季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
要以这次抗击非典为契机,以改变生活中的陈规陋习,严防各种传染病的侵入为主要内容,结合开展文明社区和文明村屯建设,积极推进环境卫生整治,深入进行科普知识宣传,摒弃各种不良卫生和饮食习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卫生意识和身体素质,为经济发展、扩大消费提供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各地要抓紧制定和实施开展夏季爱国卫生运动的工作方案,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问题,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