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和法律服务工作的重点地区。构建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和法律服务体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综合安排,分步实施。根据司法部上海会议精神和省上的部署,我省加强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和法律服务的重点地区是西宁市和格尔木市。各自治州、海东地区首府所在镇和新建镇的社区建设 2003年启动后,也要先行试点,然后全面铺开。
(二)加强社区法律服务的工作重点。律师、公证工作着重在于接受社区居民委托从事辩护业务和诉讼代理;接受社区内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聘请,担任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要强化面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的职能,以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事务文书、担任法律顾问、调解民事纠纷、代理简单的非诉讼法律事务为主,停止协办公证业务,并根据各地情况逐步从诉讼领域淡出,加强面向社区的法律服务工作。法律援助要关注社区贫困、弱势群体,通过各种形式为他们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务。
(三)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和法律服务工作的形式。法律服务进社区,各支队伍通过什么机制或方式开展工作,没有统一的格式,各地可根据本地工作实际灵活选择行之有效方式。基本要求是:西宁,格尔木市的每个律师事务所、公证处都应就近定向负责一个社区的法律服务工作,可以在社区投放服务联系卡、宣传页,设置服务联系指示牌,或在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开设专门电话,也可通过派出律师、公证员定时到社区轮流值班,或建立相对固定的社区法律服务联系。城市街道法律服务所是社区法律服务的基础力量,按照属地原则,具体负责辖区内各个社区的法律服务工作,要确定人员分工,有办公条件的社区可派人去轮流值班,坚持立足基层、面向社区、面向群众提供公益性、便民性的法律服务。省、市、区一级法律援助中心可采取在街道或法律服务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或在社区投放联系卡、指示牌等形式,为社区受援对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要采取上门服务、定期回访等方法,提高法律援助的效率和质量。要与“12348”法律服务专用电话工作密切配合,整合法律援助各种工作资源。普法依法治理和法律服务要紧密结合,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社区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采取设置法制宣传栏,印制法制图片、编发法制宣传资料,举办法制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组织法制文艺演出,开展法律咨询,解答疑难问题,开展依法治区和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专项整治活动等形式,开展全方位的普法依法治理和法律服务工作。
四、加强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和法律服务工作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