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基础设施仍很脆弱,农民增收难以加快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一批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正在崛起,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今年只要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小春可望丰收。大春备耕顺利,为夺取农业丰收打下了基础。
但是,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显低下。去冬今春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有的地区出现冬春连旱,农作物受旱面积500万亩左右,因旱绝收面积30万亩左右,已不同程度影响今年的农业生产。全省库塘蓄水50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4.1亿立方米,现已造成75万人、82万头牲畜饮水困难。由于电力紧张,农资价格上涨。一季度农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4.8%。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农产品价格增幅愈来愈小,加之非农产业发展速度不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等诸多因素,我省农民增收难度较大。
(二)制约工业增长的因素突出,工业经济发展困难很大
今年工业经济运行的确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困难,主要问题是:一是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由于各水电厂所在流域水量明显偏少,加之各火电厂的电煤供应紧张,系统日发电能力仅为8600万度,而全省目前大致日均需求达1亿度电(含西电东送的1000万度),缺口1400万度。从1月份起,电力部门就对企业用电进行限制,供电削减幅度逐月加大,有的已不足生产用电的50%,严重影响了省内冶金、化工等企业的正常生产。二是部分重点烟草企业和重点品牌产销量下降。一季度省内9大烟厂中,红塔集团、曲靖、昭通和春城4家烟厂的销量分别下降了22.4%、11.1%、8.7%和18.6%。全省卷烟产量同比减少了3.37万箱,减幅为2.04%,我省10个全国名优烟的产量仅为90.7万箱,同比下降了6.9%,除玉溪、云烟、红河和福牌4个品牌产量有所增加外,红塔山、石林、红梅、阿诗玛等6个品牌产量共减少了10.3万箱。三是工业经济的新增长点不多。近几年我省对工业项目的投入不够,错过了一些发展机遇,新兴工业发展步伐不快,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对推动工业的增长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四是流动资金仍较紧缺。据最近对105户企业所需流动资金情况调查显示,这些企业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急需的12.2亿元流动资金贷款,还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完成全年任务十分艰巨
全省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5.1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下降了4.2%,是投资增幅下滑的主要因素。全国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6%,东部省份投资增长较快,如辽宁增长42.5%,山东增长49.9%,西部省份投资增长也很快,达到42.7%,如四川增长46.4%,陕西增长65.2%。相比较我省与其他省份的差距较大,作为投资拉动型经济的省份,这一状况如不尽快改变,对全省经济发展十分不利。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而完成投资任务不到全年的十分之一,要确保全年完成950亿元,力争1000亿元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主要困难是:1.新开工大项目不多,收尾项目多于往年,续建项目少于往年。一季度全省新开工项目487个,虽然同比增长了5.2%,但投资规模仅为88.8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95.08亿元下降了,77.5%。11项计划新开工的重点项目基本没有开工。2.重点地区和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完成情况不理想。占全省投资比重1/3的昆明仅完成投资23.87亿元,同比下降 0.1%。全省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资金到位情况和完成情况均不理想,重点建设项目资金仅到位21.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7.86亿元,下降27%;重点建设项目仅完成投资20.3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4亿元,下降41%。3.全省第二产业投资力度减弱。由于工业投资渠道单一,一季度全省工业投资严重不足,仅完成投资28.21亿元,下降9.8%,特别是部分主要行业投资下降幅度较大。电力、冶金、煤炭、化工和森工投资分别下降24.4%、38.1%、47.7%、50.7%和100%,是工业投资下降的直接原因,其中仅电力工业投资下降就影响工业投资增幅下降15.6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