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北京市农村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意见
(京办发[2003]18号)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决定》,结合农村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村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全市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形势严峻。农村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不仅关系到首都防治“非典”的大局,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全市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虽然郊区空间大,人口密度小,目前基本没有感染,但由于农村卫生条件差、防范意识低、医疗资源薄弱,而且目前多数卫星城已出现的疫情对农村构成威胁,如果措施不当、防治不力,就可能迅速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清形势,不辱使命,迅速动员一切力量,投入到农村防治“非典”工作中去。
农村防治“非典”工作的基本目标是确保农村安全,即绝大多数乡、村不发生疫情,个别乡村出现的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工作的重点是预防和控制,核心是坚决切断城镇向农村的传播途径,坚决避免乡、村内部的交叉感染。基本原则是冷静、果断、科学。冷静,从容应对,提前做好各种准备,提前搞好大众预防。果断,就是坚决切断各种传染渠道,坚决对安全村落和健康人群实行有效防护,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当机立断,及时决策,把非典型肺炎阻止在农村之外或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科学,就是要以科学的领导方式组织好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要牢牢把握工作的重点,教育农民采取科学的生产方式和文明清洁生活方式,强化公共卫生,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各区县党委和政府要做好防大疫、抗大疫和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立即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行动起来,全力打赢防治非典型肺炎的人民战争。
二、突出抓好农村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重点
农村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重点场所和人群是:
1.医院等各类医疗机构。要把农村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增强防治非典型肺炎一线的力量。要加强对医院及隔离区的装备配备和隔离措施指导,严密监控,及时发现疫情,并防止在医院内部发生交叉感染。
2.人口规模较大和交通干线两侧的乡村,以及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公共场所等各类人群聚集、人员流动性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