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先进技术。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不断提高装备水平和加快人才培养,依靠先进技术支撑现代物流业的高速成长。
扩大专业分工。加大物流组织形式的创新,促进现有资源的整合。积极推进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提高物流效率。通过压缩在途时间和储存时间,大力提高物流业的生产效率,配合生产方式和营销方式的变革,共同构建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体系,努力增进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
降低物流成本。一是降低宏观物流成本,通过提高物流业的生产效率和发展专业化分工,不断降低物流业营业收入占社会商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二是降低微观物流成本,通过推广先进技术和改进经营管理,降低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物流成本和物流企业自身的运营成本,不断提高物流业的经济效益。
(二)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及到2010年,四川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努力构筑以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以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以规模仓储和自动化管理为主的物流储存配送平台,促进物流市场和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利润来源。努力发挥现代物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到2005年,全省物流业营业收入占商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在现有基础上下降10%左右;到2010年,进一步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10%左右。
加快物流业自身的发展。力争物流业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增长,初步形成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框架。到2005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015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3%;货运量达到6700万吨,年均增长4%;货运周转量达到800亿吨公里,年均增长5%。到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635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9%;货运量达到8150万吨,年均增长4%;货运周转量达到1020亿吨公里,年均增长5%。
提高专业化水平。全省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物流园区建成并不断完善,第三方物流在全部物流业务中的比重大幅上升。
三、完善物流运输平台
交通设施是货物位移的前提条件,为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我省要继续下大力抓好物流运输平台的建设。
(一)公路设施建设。
“十五”期间及到2010年,公路建设要以通达工程、联网工程、通乡工程以及主要城市过境路工程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完善路网结构。建设以成都为中心,通达16个市的省内高速公路主骨架。除已建成的成渝、川陕等3条出川通道外,开工并建成南充至广安高速公路、大竹至邱家河高速公路、都江堰至汶川公路、二郎山至康定二级公路、海子山至竹巴笼公路等项目。开工建设西昌至攀枝花高速公路、宜宾至云南水富高速公路(四川境内段)、邻水至垫江高速公路(四川境内段)、遂宁至双龙庙高速公路、川主寺至郎木寺(川甘界)公路、雅安至西昌和攀枝花至田房公路、南充至重庆高速公路、广元至巴中高速公路、乐山至宜宾高速公路、达州至铁匠垭高速公路。
继续建设与周边省市区联结的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形成多条畅通、快捷的出川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