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疫情发生后,民工大量返乡,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更高,市场准入条件更加严格。各地要加速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开辟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一要切实抓好当前农业生产,组织、指导农民积极投入春耕夏收、田间管理。对没有返乡农民家庭的生产生活要给予切实关心和帮助,组织代收代耕,解除其后顾之忧。以保障城市伏季供应为重点,抓好菜篮子工程。加强畜禽疫病防治,稳定和扩大畜牧、水产业养殖规模。抓住夏种有利时机,积极发展中药材、蔬菜、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二要高度重视农产品优质化、标准化生产。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监测体系、认证体系和监督体系,积极组织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打安全牌,走生态路,提高我省农产品综合竞争力。三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抓好大型龙头企业扶优扶强工作,加强对中小龙头企业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工、运销企业的指导与扶持,及时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四要积极扩大农民就业。引导农民积极发展蔬菜、中药材和养殖业等,开展农产品运销。及时开工县乡公路等建设项目,为返乡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各级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大力开展各种适用技能培训,提升民工素质和技能;密切关注疫区劳动用工变化情况,加强联系,争取在疫情好转时输出更多的劳务人员。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务工经商。返乡农民兴办个体工商户的,各地可以采取委托方式,由辖区工商所受理并核发营业执照,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一律免收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兴办私营企业的,可按规模、行业等要求,将其中一部分规模较小、不涉及前置审批事项的企业,委托基层工商所办理,允许注册资本分期到位。五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做好防治非典期间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工作,从速从严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严禁任何地方和单位借防治非典之名向农民乱收费。
三、努力保持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努力保持工业生产的平稳运行,提高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尽力弥补服务业损失。一要确保工业生产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严禁以防治非典为由阻断交通和乱收费。对运输防治非典药品和生活必需品的车辆和人员,必须进行消毒和检查的,由始发地和目的地政府指定的部门负责实施,运输途中任何地方、部门和单位不再对车辆、人员进行检查、消毒,以减少中途滞留,确保运输畅通快捷。要确保电信、电力、交通和城市煤气、自来水等重要部门正常运转。二要及时发现和抓住商机,主动增产扩销。对于目前市场需求较旺的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医疗保健品、健身器材、绿色食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日用品等行业,要抢抓机遇,积极组织扩大生产。抓紧出台汽车消费政策,推动本省汽车产业发展。对金属材料、建材、机电等受冲击较小的产品,要尽力扩大市场份额。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的企业,要积极开展职工培训,进行设备检修和改造,并保持高度机动状态,一旦疫情过去立即投入生产。三要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加强与国内外配套生产厂家、用户和消费者的联络,努力保持生产体系的正常运转。四要加强协调调度。经贸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要加强服务,保主保重,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生产经营的综合协调,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能源、原材料、运输、资金以及其他突出问题。五要对受非典影响、资金周转发生困难的中小企业、旅游企业等,各级政府信用担保机构要及时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支持。
四、尽力减少服务业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