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发展迅速,工业经济高位运行
2002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9.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03.7,创历史最好水平。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得到加强,自治区确定的180个重点工业项目已开工146个,竣工投产56个。工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全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80亿元,比上年增长67%。
1.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发展迅速。伊利、蒙牛、草原兴发、鄂尔多斯、鹿王、仕奇、河套恒丰、奈伦等一批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继续发展壮大。全区订单农业面积达1620万亩,比上年增长18.2%。在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强有力带动下,全区乳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牛奶总产量达165.2万吨,同比增长55.5%;乳制品产量达10万吨,同比增长1倍多;液体乳产量达73.7万吨,同比增长88%。
2.能源原材料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原煤产量达1.15亿吨,同比增长40.8%;天然气产量达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1%;发电量达到5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6%。全区能源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能源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准格尔电厂二期、呼和浩特热电厂扩建、海勃湾电厂二期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托克托电厂一期、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大雁三矿等续建项目进展顺利;托克托电厂二期、达拉特电厂三期、长庆至呼和浩特天然气输配工程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3.电信业、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成为推动全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2002年,电信业务总量达到82.3亿元,比上年增长63%;旅游业总收入达到82.2亿元,比上年增长31.3%。
(三)速度、效益同步提高,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在全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高。财政总收入达到20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132.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通过加强下岗再就业、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增资政策、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等途径,全区城镇居民收入明显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51元,比上年增加515元;通过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扶贫及生态移民工程、积极吸引农牧民参与生态、县乡道路和水利工程建设等措施,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86元,比上年增加113元。
二、2003年西部大开发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