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近期,所有商业、服务业不准搞店庆、酬宾等各种促销活动,商场、超市等企业已经确定的购物大酬宾、低价大放送等活动一律取消,饭店、餐饮等企业不得搞婚丧嫁娶聚餐活动,殡仪馆不得搞集体送葬和遗体告别仪式。
(四)强化以城镇社区和农村牧区为重点的防控网络建设
一是行政指挥网络。形成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嘎查村、居委会五级网络,明确组织领导机构,确定具体分工、运行体制、奖惩机制、落实制度。
二是群团组织网络。充分发挥各级工青妇组织和基层民兵组织,特别是已经形成的计划生育网络的作用。调动群团力量,联防监测、群防群控,在外围为防治工作服务,包括宣传、教育、慰问、献爱心、监督报告和隔离疫区等。
三是社会机构网络。包括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和饭店、旅店、商场等单位,利用行政首长负责制、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负责制,分块开展防控工作。尤其是流调工作应采取“三对一”的综合行动,不但要有流调人员,还要有单位人员、社区或村民委员会的人员;发现病人,立即有效控制起来。
四是信息报告、统计、分析网络。层层建立报告制度,除病情、疫情以外,还要报告宣传、政务、交通、物资、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信息,实行日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自治区指挥部的各工作机构,不仅要注意收集各地的疫情、信息和措施落实情况,还要对疫情和社情民意进行深入、细致、科学的分析,为自治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是后期管理网络。对流行病学调查管理对象要建立后期管理网络,全面落实“三对一”管理机制,抓好与医疗救治的衔接和社会治安的衔接。
六是社会监督网络。对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要有一套社会监督机制或系统,包括电视、电话、群众监督。应逐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落实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八个到位”的要求,有效预防、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七是外来人口管理监控网络。目的是通过网络建设,把外来人口的来源、分布、职业、健康状况、存在问题等逐一搞清楚,完全控制在当地人民政府视线之中,并实施严格管理。
(五)继续坚持分散接诊、集中收治的原则
各地区要指定一、两所与传染病相关的医院或中心,集中改建为“非典”医院。目前,呼和浩特市正在突击建设“非典”急救中心,自4月28日开始,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10天完成300张病床的建设规模并投入使用;20天后完成二期工程,病床数达到960张。在呼和浩特市的“非典”急救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前,已经将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改建为临时“非典”医院,且能容纳220名病人;内蒙古胸科医院容纳80名病人,呼和浩特市传染病医院能容纳66名病人。包头市已将第三医院和包钢青山疗养院确定为“非典”诊治医院,可利用病房140间、设置病床140张,并已具备接诊条件,其中第三医院已经入住病人。巴彦淖尔盟已将一处城郊空置的办公楼改建为“非典”救治中心,病床数达到120张,5月4日可投入使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